哈电集团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5亿千瓦 加快建设一
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2,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均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3,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5亿千瓦,产品装备了海内外800余座大中型电站……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建设一流装备制造企业,历经70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发电设备、船舶动力装置研究制造基地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敢为人先,坚持创新引领
转轮直径7.95米,4个叶片围绕轴心均匀分布,宛如一朵绽放的花。
“转轮,被喻为水轮发电机组的‘心脏’,是发电机组设计制造中技术难度最大的部件之一。”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王晓航介绍,此前的贯流式机组无法在泄洪期间运转发电,“我们要研制既能满足泄洪需求,又能安全稳定高效发电的机组,必须研制出最合适的转轮。”
没有先例可循,就自己摸索。为找到最优方案,王晓航团队花了半年时间,研究、论证、修改、再论证,先后开发了10个不同的试验转轮。
“通过大量模型试验和原型实践,水轮机原型最优效率达96.51%,稳定性、能量特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转轮结构设计上,王晓航团队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早已融入哈电人的血脉。成立70多年来,哈电集团创造出200多项“新中国第一”。
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今年5月11日,一项项成果在哈电集团第五届科技创新大会上亮相,展现了企业近年来科技创新的坚实步伐。
哈电集团搭建起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的“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
“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关键位置,打造企业发展新优势,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新作为。”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表示。
深化改革,提升发展活力
同比两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哈电集团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亮眼。近年来,哈电集团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激发新活力新动能。
走进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重装分厂,三峡瓜州光热发电项目汽轮机中低压转子正处于加工环节。这一项目从研发到达产,哈电集团只用了半年时间。
高效的“秘诀”,源自集团近年来推行的“揭榜挂帅”等创新激励措施。“揭榜”后,项目负责人、高级主任工程师翟玉琛立即组建了一支涵盖结构、热力、气动、强度、系统等专业的研发团队。
研发团队从5个不同方向对项目进行优化和开发,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讨论解决。团队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攻关,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研发工作。
“参加‘揭榜挂帅’,既能快速成长,又能得到奖励。”作为翟玉琛团队的成员,青年科研人员刘洋感受颇深。
“公司推行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激励措施,有效整合研发力量,激发了科研动力和创新活力。”目前,翟玉琛带领的项目团队已先后完成8个光热项目。
既要激发人才创新动力,又要打造生产新模式。近年来,哈电集团加快“智改数转”,推动生产提质增效。
走进汽轮机公司叶片分厂,科技感满满的智能化产线映入眼帘:在中小叶片数字化产线上,一片片叶片从原材料转运到装夹加工,再到检验入库,实现了全序全流程自动化加工。
“过去叶片全年产能不到30万片,智能化生产将使叶片年产能提升超20%,加工稳定性由96%提升至99%以上。”汽轮机公司数字信息部工程师刘鹏说。
哈电集团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从2023年到今年末,哈电集团将建成5个数字化车间、3条数字化产线、13个数字化生产单元。
绿色发展,全面转型升级
今年4月9日,哈电集团参建的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湖北应城并网成功,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
“公司针对应城项目自主研发的换热技术,首次应用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保障了整套系统的高效换热。”汽轮机公司储能事业部研发总监崔艳艳说。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被称作“超级绿色充电宝”,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
“布局新赛道,一方面依托自身优势技术,一方面要着眼市场需求。”崔艳艳说,公司着力在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打造一批优势产品。
从电站汽轮机生产基地起步,发展到设计制造汽轮机太阳能发电系统设备、储能设备等产品的国有大型发电设备制造骨干企业,汽轮机公司在绿色转型中焕发了新活力。2023年,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5.5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52%。
汽轮机公司是哈电集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哈电集团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的驱动系统、清洁高效的工业系统。
立足在传统水轮机领域的技术优势,哈电集团电机公司提前布局抽水蓄能领域。目前,哈电集团共参与45座抽水蓄能电站、169台抽水蓄能机组的研发制造。
“随着抽水蓄能产业快速发展,我们积极布局,全新的抽水蓄能制造基地即将投产运行。”电机公司智能制造工艺部副经理魏方锴说。
近年来,哈电集团不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管理和考核体系。2023年,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7%,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1%。
“哈电集团将继续坚持以前瞻性技术储备统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强化技术领先、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曹志安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9日 01 版)
上一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下一篇:豫股中考成绩单亮点多
最新更新
- 未來智慧電子工業員方案通過2年時刻的孵化培育
- 發展的法寶而追求合作共贏則是贏得世界信任的
- 文型計上壹持字工版評能起破局計市當過工辦
- 渠牢個頭業旗數道示業2廠型總居業擎聯網業道限
- 立異橋梁助力技能與更多職業場景深度融合
- 促進數字經濟健康構築競鬥新優勢的必然選擇
- 況帶熱日購濟訴的實取制到人預份函公於山東間
- 物學許債擬出售許限接相存子公回集南及但制發
- 积极力争妥善解决亚星银行账户资金冻结事项影
- 由于新能源客车补贴取消存在产品盈利能力降低
- 亚星化学节能降耗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 亚星提升泵技术领域尤其为具有锁水功能的卤水
-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
-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
推荐阅读
- “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启动无人生产模式
- 竹宇靠地道英语“圈粉”,拿下大批海外订单
- 新一轮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接续推出 促进专精特新
- “双十一”期间,全国快递揽收和投递量都超过
- 10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0.3点
- 超16万亿元新增贷款投向了哪里?
- 全球最快中低速磁浮快线开工建设
- 11·11 河南省揽收快递包裹3346万件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 中秘媒体举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
- 提升口岸通关能力,促进贸易便利化
- 高铁时代,我们为何还要修运河?
- 存量房贷利率完成批量调降,你的负担减轻了吗
- 前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 投产铁
- 辽沈集团团委与航弹院团委开展青年科技人员技
猜你喜欢
- 11·11 河南省揽收快递包裹3346万件
- 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
-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
- “双十一”期间,全国快递揽收和投递量都超过
- 何立峰会见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
- 辽沈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的二十届三
- 我国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 中秘媒体举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
- 發展的法寶而追求合作共贏則是贏得世界信任的
- 第二十四届投洽会将突出“投资中国”主题 首次
- 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 況帶熱日購濟訴的實取制到人預份函公於山東間
- 前7月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均保持增长
- 辽沈集团118分厂“党建+准军事化管理”打造安全
sf发布网
